上海闵行区春申文化艺术交流中心

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当前位置
不忘初心,永远在公益慈善的路上
来源: | 作者:proc44963 | 发布时间: 2019-04-22 | 500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在弘扬文化,公益奉献的道路上,有这么一位情系文化梦、满怀公益情、乐助夕阳红的执著追梦者,她就是闵行区春申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董事长唐玉莲,十七年来她用真心感恩前辈的付出,用爱心回报身边的朋友,用执著担当社会责任,她引领的春申团队多次走进敬老院,参与闵行区“隐形的翅膀”公益志愿者联盟的活动,为自闭症儿童与残障人士公益服务,获闵行区社会组织促进会颁发的“满怀慈善心 常举公益事”奖牌和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捐赠证书。2016年获闵行区社会组织先进会员单位。2017通过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AAA。这一系列的成绩不知凝聚了唐玉莲董事长多少心血与坚韧?

在弘扬文化,公益奉献的道路上,有这么一位情系文化梦、满怀公益情、乐助夕阳红的执著追梦者,她就是闵行区春申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董事长唐玉莲,十七年来她用真心感恩前辈的付出,用爱心回报身边的朋友,用执著担当社会责任,她引领的春申团队多次走进敬老院,参与闵行区“隐形的翅膀”公益志愿者联盟的活动,为自闭症儿童与残障人士公益服务,获闵行区社会组织促进会颁发的“满怀慈善心 常举公益事”奖牌和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捐赠证书。2016年获闵行区社会组织先进会员单位。2017通过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AAA。这一系列的成绩不知凝聚了唐玉莲董事长多少心血与坚韧?

赤诚的文化情怀:1968年下放黑龙江,1970年在下放的黑龙江尾山农场入的党,后被选拔到北京二炮80301部队农场学校,她执教八载连续荣获优秀教师与特色标兵,培养的学生有进入上海政法学院等高校和任尾山农场场长等,四十七年来牢记使命,不忘入党初衷,从1990年希望工程起步资助一名内蒙女学生至大学毕业,到打造扎根闵行、文化惠民的中国风文化艺术团,从大手牵小手红旗飘飘的北上感恩之旅,到在广州用汗水与智慧构建军创“流动党员俱乐部”,到上海春申党员志愿者队的成立,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有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,没有忘记党旗下的庄严宣誓,没有忘记退休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能褪色2012年底决定身后把遗体捐献给红十字会,成为红十字会志愿者的一员,她把“忘我付出、志愿奉献,你快乐、我才快乐”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,期间有过太多的风霜磨难,太多的酸辛苦辣,她对选择的人生道路从不后悔。我永远没有苦,没有累,没有小我,传承中国民族文化,我心甘情愿,我决心完成使命,自挑重担,毕生努力,带领大家坚定愉快地走下去,要睁着眼睛做梦追梦!” 也许这就是她的本性使然、是其党性的担当。

一个没有靠山、背景,没有多少资金,窝居莘庄绿梅小区的年过花甲的普通百姓,靠的是博大的文化情怀,慈孝助老的执著信念与忘我奉献的人格魅力才走到这一步,在她的精神感召下,曾荣获“五个一工程”奖的民间作曲家珊卡,原文汇报文体版主编、《百岁文化》创始人李庭昆,国家一级演员“富贵嫂”刘敏,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丁美芳,中国演出家协会会员马良、魏金亮,原启东锡剧团团长陈则兵与上海大世界综合特技表演团副团长、气功师、魔术师王德成等先后加入进来,春申吸引了一大批才艺出彩,老有所为的人才,晚霞尽情绽放,焕发了第二春。

她先后被选为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(中国第一家社会组织)理事,中共中央党校报刊社理事,中国公益慈善形象大使,她倾其毕生打造一个有高远境界,有创新特色的文化品牌。其党员亮剑从我做起,文化圆梦从当下做起的责任心与使命感,不正是一颗大爱奉献的赤子之心?一名老党员的中国梦想?唐玉莲和她凝聚的团队以“春申”命名,不仅包含了对春申君的崇敬心理,对春申文化的深爱之情,对海派文化的弘扬之志,更是看到了“申”字上通天、下接地的非凡能量:高瞻远瞩,脚踏实地,不忘初心,感恩奉献。“我忘不了在我们团队艰难之际,是闵行区民政局副局长、社团局李保平局长与闵行区社会组织促进会会长的关爱,亲自批复在莘福路提供排练场所,并安装墙面镜,忘不了莘庄镇文化中心原主任、闵行区民政局副局长孙玮的关心与支持,忘不了闵行区慈善基金会、老年基金会、社会组织促进会与闵行区文联给予项目的支持,给了我们这支文艺轻骑兵走进社区、敬老院锻炼的机会,也感谢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关爱与激励……”,每每提及春申一路走来的不平常的征程时,唐玉莲董事长便感慨万千,不胜感恩。

 

坚定的社会担当党员要以身作则,永葆党员本色,在公益活动中,唐董事长引领团队党员勇于担当,乐于奉献,队员同心同德,无怨无悔,自2013-2017年参与各项活动共150余场,受益者10000余人次,“你们节目太好了,我们敬老院期待你们下次再来……”、“太不容易了,光戏装化妆就得一个多小时,沪剧越剧唱得好,红歌我们喜欢,节目多,接地气,是一支真正的文艺轻骑兵。”戏曲队展演广受欢迎,舞蹈《母亲》、管乐“红歌大联奏”等节目备受美誉,尤其在闵行区各街镇敬老院老人和谐互动,调动老人展艺的积极性,唤起老人难忘记忆与革命激情,圆了晚年魅力绽放的梦,现场互动反响强烈,各敬老院反馈表好评连连。上海科技报,上海老年报、上海社会组织网,上海文艺网予以肯定与称道。

唐董事长出生于99日,九九关爱,似乎命中注定她的助老爱老的使命,想老人所想,急老人所急,每次看到白发苍苍的敬老院老人,或亲切询问,了解展演反响,或相拥贴脸,情动于衷。2017131日下午,由上海广慧文化艺术有限公司、上海春申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办的《筱丹桂专场》评弹演出,在30年后的人民大舞台再燃浦江情。在早早赶来的广大粉丝与听众中,有一批特殊的人群,他们是来自大华福利院的16位老人。话题得从201611月说起,“春申文化敬老快乐行”来到了该院时,春申“富贵嫂工作室“的刘敏老师一曲”新时代,新上海”的说唱,博得场上热烈掌声与喝彩声,好几位年轻时就是刘敏、小刘春山的粉丝,特喜欢评弹艺术的老人,渴望能欣赏刘敏老师舞台表演,是她们晚年的一个梦想,于是唐董事长与大华福利院杨院长说起了明年春节有一档演出,安排刘敏等演出请老人来听书。于是在杨院长带领下,换上新装的16位老人,搭乘包车兴冲冲地赶来,渴望一睹刘敏老师的风采。是春申唐董事长帮老人圆了梦,兑现了当初的许诺。

 刘敏携手沪苏评弹著名演员,将当年红遍申城的《筱丹桂之死》精选改编后在大舞台倾情首演。92岁滑稽名家小刘春山,评弹界领军人物、2016年春晚《中国山水美》主唱者高博文与黄金搭档陆锦花的联袂献艺,演唱俱佳,《霸占》一回使全场喝彩不断,高潮时起。而当刘敏与朱一鹤(著名评弹表演艺术家朱雪琴之子)的一档书《用计》,说噱演唱,则精妙纷呈,令满场入情入境,欲罢不能,尤其是刘敏在扮演金宝宝时的那口苏北上海话,更是韵味隽永,意犹未尽。“今天阿拉太开心了,能到嘎好的舞台来听评弹,圆了我们的梦,难得的享受啊,谢谢杨院长、吴总的关心!谢谢春申唐老师!”老人们依依不舍的赞许道,纷纷露出了满足的微笑。

精准慰老的情怀 :关爱老人,就是关爱我们自己。”“老人快乐,我们也快乐”,“老人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责任”,“能看到老人开心的微笑,我们再苦再累也值了……”春申演员走进敬老院的展演中获得满满的成就感与快乐。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慰老服务,注重接地气,个性化,互动性。《母亲》舞蹈创编者魏金亮老师与现场选中的角色,在默契互动中,诠释了中华美德孝为先的传统,为座椅上白发“母亲”,或轻捶肩胛,或按摩颈脖,或紧贴脸颊,温馨亲热场景感染全场,与魏老师一起演出的碧江敬老院邵奶奶是孤老,这是她一生唯一的上台表演的机会,“我今天高兴极了,我认了这么漂亮有爱有才的闺女,我这一生也知足了,谢谢,谢谢,你们以后还会来吗?”紧贴“母亲”脸颊的魏老师也热泪盈眶,她为邵奶奶的坦言感动,为节目的真情效应欣慰,这是魏老师第106位结缘的“母亲”。

为满足84岁胡琳阿婆听戏的渴求,戏曲演员就来到福禄寿敬老院402室,因她不能亲临现场,叮嘱子女希望演员表演结束后到其房间唱两段越剧、沪剧,于是在老人床前,在一片拍手声中邵老师等为胡阿婆唱起越剧巜算命》等,一曲曲温情的段子,让浙江绍兴人的阿婆惊喜不己,她一边拍手,一边哼唱,谢声不断,满面笶容,两眼含泪。老人的儿女,还有在场的护工,均被这和美动人的场景深深感染,女儿转来由衷的短信谢言。春申演员也无不欣奋动容。房间里阳光充沛,一片爱意葱茏,微笑欢心。

杨团长带领的春申管乐队在外面接的活多,但只要春申需要则召之即来,“春申是个温暖的大家庭,正能量,能为老人演出,与唐老师一起做善事我们开心,我们无怨无悔!”每每《红歌大联奏》中《我们走在大路上》、《万岁毛主席》与《地道战》等正能量的旋律响起时,全场老人热血沸腾,龙柏敬老院89岁的张奶奶主动要求表演,在杨老师等伴奏下放歌《甜蜜蜜》、《我的中国心》,并与春申演员有模有样地跳起了交谊舞,院方老人、护工与演员一起翩翩起舞,伴着老歌的节奏,与站立欢笑、拍掌和唱不停的观众,组成了共享狂欢的画面。

    扩伦福利院轮椅上的魏老师兴致勃勃一段沪剧《志超读信》清唱有板有眼、一气呵成,赢得满场喝彩。“能与春申演员一起唱戏,为大家带来开心,我真的很高兴!”87岁的碧江敬老院孤老郁爷爷,老伴刚过世不久,在展演现场兴奋不已,又是手舞足蹈,与春申演员频频互动,乐不可支,又是自告奋勇上来,倾情连唱《渔光曲》、《我的祖国》,闵行红旗沪剧团团长杨老师的沪剧选唱《春里三月草青青》,字正腔圆,有板有眼,令全场掌声雷动,经久不息。

“你们辛苦了,感谢你们来到我们中谊福利院,用杰出的戏曲、歌曲与多姿的舞蹈来院慰问老人,这种“敬老慰老”的行动,表达了对老人的真情关爱,也给老人带来了快乐与祝福,在此,我院全体老人和员工对你们的义举表示衷心的感谢,并致以崇高的敬意!”,福利院王副院长代表出外的茹院长向春申全体演员致词,对酷热中不忘文化敬老的精神表达真挚的谢意。

“你们就是一支文艺轻骑队,就像当年乌兰巴托。”精干多彩的慰老节目贴近老人,接地气,让老人赞不绝口:“太不容易了,光戏装化妆就得一个多小时,你们节目太好了,希望下次再来。”

至今“春申”已在闵行区助老慰老,文化惠民领域颇具影响力与美誉度,将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广阔舞台,蓄足百姓欢喜的底气,拓宽“文化比物质和资本有更强大力量,造就更大的文明进步”视界,唱响百姓旋律,讲好中国故事,彰显中国魅力,大力传扬华夏文化,唐董事长决心在新时代,新的征程中,永葆党员夲色,为打造春申品牌,助推敬老惠民与社区文化发展而精准发力,携手奋进。
活动交流